(相關資料圖)
近日,央行發(fā)布了2025年7月金融統(tǒng)計數(shù)據(jù)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7月末,廣義貨幣(M2)余額329.94萬億元,同比增長8.8%。狹義貨幣(M1)余額111.06萬億元,同比增長5.6%。流通中貨幣(M0)余額13.28萬億元,同比增長11.8%。
其中M1-M2剪刀差廣受關注。按最新統(tǒng)計口徑,M1包括流通中的貨幣(M0)、單位活期存款、個人活期存款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,是隨時可以取用的活錢,流動性較強;M2則包括M1和準貨幣(即單位定期存款、個人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等),流動性較弱。而M1-M2剪刀差是二者同比增速的差值。當M1增速大于M2增速時,值為正,被稱為正剪刀差,通常意味著市場上的“活錢”增多,企業(yè)和居民消費、投資意愿較強;反之則意味著市場上的“死錢”增多,企業(yè)和居民消費、投資意愿較弱。因為M1-M2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預期,所以可以作為經濟預測甚至是股市行情的一個先行指標。
有金融業(yè)專家表示,今年以來M1-M2剪刀差明顯收窄,體現(xiàn)資金活化程度提升、循環(huán)效率提高,各項穩(wěn)市場穩(wěn)預期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,與經濟活動回暖提升的趨勢是相符合的。
從歷史數(shù)據(jù)來看,幾次牛市之前M1-M2剪刀差均有所收窄。2007年牛市之前,M1-M2剪刀差從2006年1月的-8.58%逐漸收窄到2006年10月份的-0.75%,并在次月轉正為0.03%,到2007年10月牛市頂峰,M1-M2剪刀差已經先在2007年8月達到頂點4.68%。
2015年牛市之前,M1-M2剪刀差從2014年10月的-9.4%逐漸收窄,到2015年5月牛市巔峰收窄到-6.1%。
目前,M1-M2剪刀差已經從2024年9月的-10.1%收窄到今年7月的-3.2%。而股票市場亦有表現(xiàn),截至今日收盤,滬深300指數(shù)報收4202點,已超去年9月末的4017點,上證指數(shù)更是突破去年10月8日高點。